王某本想重新補發防曬霜,但面對客服提出的誘人補償方案,最終接受了對方的提議,并詢問具體操作流程?头l來一張所謂的“抖音官方補償”圖片,王某按照要求關注了圖片上“服務號”后,該服務號的客服向其支付寶轉賬了8.56元,完成了第一項補償。
隨后,服務號客服又詢問王某收貨地址,表示將同城派送一提抽紙,作為第二項補償。
接著,客服告知王某,要領取第三項補償需完成兩次“助力”任務:第一次“助力”只需在抖音或快手搜索某品牌車輛并增加熱度,即可獲得紅包。王某按要求操作后,客服通過支付寶再次向他轉賬10.52元。
兩次收到紅包,加上一次同城派送日用品的承諾,讓王某對這種賠付方式深信不疑。因此,當客服提出第二次“助力”需要下載某APP時,王某并未起疑,通過對方發來的鏈接下載了一款名為“dpul”的APP。客服告知,該APP會派發多種助力任務,完成即可獲得相應紅包獎勵。
王某在APP成功注冊賬號后,便被APP客服拉進一個“汽車盈利群”開始做任務。起初,她完成小額任務就能領取到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的紅包。幾天后,客服告知王某,若想賺取更多收益,需充值升級賬號。
前期任務帶來的紅包收益讓王某嘗到甜頭,也讓她對這個平臺深信不疑。于是毫不猶豫地向對方提供的賬戶轉賬19999元,完成了賬號升級。
第二天,王某在進行客服派發的大額任務時,被告知因操作失誤導致賬戶被凍結,需繳納解凍金才能繼續任務。
客服又稱,平臺正值“系統升級”,只能安排線下工作人員上門收取現金解凍。對方承諾資金到位解凍后,工作人員會將款項返還王某個人賬戶,任務返利也會及時到賬。信以為真的王某先后三次從銀行取現共計39.8萬元,交給了客服派來取現的“工作人員”。
然而,在三次交付現金后,王某再也聯系不上APP客服,平臺也無法登錄,她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,而此時,王某已累計損失41萬余元。